基本情況
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是由始建于1952年的原甘肅省畜牧學校(國家重點中專)和始建于1958年的原甘肅省農業機械化學校(國家重點中專)合并組建,是甘肅省唯一一所培養畜牧獸醫和農業機械類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座落于古絲綢之路重鎮——甘肅武威市黃羊鎮,隸屬甘肅省教育廳。
學校占地2200畝,其中校園800畝,實習農牧場1400畝。校舍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固定資產3億多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2億多元。圖書館藏書47萬余冊,電子圖書50萬冊,中外文期刊300多種。
學校建有畜牧科技學院、獸醫科技學院、寵物科技學院、食品科技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農機與汽車學院、智能與信息學院、經貿與人文學院等8個二級學院,開設畜牧獸醫(寵物)、葡萄與葡萄酒、食品藥品、機械電子、農機汽車等9大專業類群51個專業。累計培養了10萬余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先后與西北師范大學、蘭州理工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等聯合開辦自考本科班,累計培養了自考本科生10000余名。
學校辦學規模10000人。教職工360人,其中專兼職教師313人,教授29人、副教授116人,高級技師36人;碩士、博士117人,“雙師型”教師201人,省內外特聘專家教授76人。甘肅省“園丁獎”6名,甘肅省青年教師成才獎6人,甘肅省教學名師3人,甘肅省技術標兵2人,甘肅省先進工作者1人,甘肅省職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骨干教師2人。2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甘肅省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1個甘肅省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3個甘肅省職業教育班主任工作室, 1個高校輔導員名師工作室,2個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工作室。
學校是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甘肅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甘肅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甘肅省“雙高計劃”建設院校;是“國際農牧業高等職業教育聯盟副秘書長單位”“中國現代畜牧業職業教育集團副理事長單位”“中國楊凌現代農業職業教育集團常務理事單位”“鄉村振興全球聯合教研室副理事長單位”“全國職業院校精準扶貧協作聯盟成員單位”“中國教育技術協會高等農業院校分會理事單位”“全國農業職業院校思想政治課創新發展聯盟理事單位”;是“甘肅省現代畜牧業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單位”“甘肅省現代食品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單位”“甘肅現代農業職業教育集團副理事長單位”“甘肅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常務理事單位”。
學校著力構建多元開放辦學格局。建有中廈海運產業學院、生物科技產業學院、隆慕寵物產業學院、大北農創業學院、東風商用車創業學院和新希望六和創業學院等,積極與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青海農牧科技職業學院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實施大學生訪學計劃。
學校著力加強內涵建設,大力實施“‘1+6’教學質量提升、‘181’大學生素質拓展、‘1+6’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等教育教學改革十大工程,落實“1121”教學改革計劃,獲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4項,甘肅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省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7項、廳級獎9項;建成省級專業教學資源庫4個、甘肅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等12門,19個專業獲批“1+X”證書制度試點。主編、參編教材(專著)525部,實用新型專利335項、發明專利3項,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158篇,其中國家級1059篇。
學校著力搭建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建成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2個、甘肅省職業院校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2個;建成甘肅省職業院校畜禽生態養殖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農業機械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等11個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建成動物(寵物)醫院、實習牧場、實習工廠等10個產教融合中心。學校依托生產性實訓基地常年開展畜牧生產、動物疾病診療、農機維修等技術服務。獲地廳級以上科技成果獎66項,其中,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三等獎1項,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甘肅省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8項、三等獎6項,甘肅省高校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學校著力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大力開展“挑戰杯”大學生系列技能競賽,積極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和甘肅省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等,先后獲國家級獎項47項、省級獎項323項。
學校著力加強黨建和思政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努力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習社。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職業技術教育先進集體、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創建成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2個、全省標準化先進黨支部1個、新時代甘肅省高等院校黨建“標桿院系”2個、新時代甘肅省高等院校黨建“樣板黨支部”2個;被授予第九批“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全國無償獻血促進獎單位獎、甘肅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全省綠色學校等。
(更新時間:2023年2月20日)